堅持,有如始終伸出的雙手,
在無情的災禍中,緊緊牽引著有情世界。
「台灣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以實際行動發揮助人精神,看到每一位受救助者重新站起來,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
期盼您一同加入我們,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腦性麻痺影響吞嚥咀嚼功能,對於腦麻朋友們來說,好好吃一頓飯,真的很難。飲食又直接影響身體對於必須營養的吸收,與健康息息相關。所以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決定在2021年與高雄腦麻協會暨磐石基金會(以下簡稱磐石基金會)合作,於磐石基金會目前正籌建中的「飛揚天使庇護莊園」,打造專屬的中央廚房,並正式命名為「美樂家廚房」。未來美樂家廚房將能供應庇護莊園內所有師生與工作人員,每日465餐次、96位個案的餐食照顧。
土地面積佔地8171坪,以健康、安全、專業、環保、可終老為服務宗旨,期讓腦麻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中,均能獲得照顧。尤其當父母年邁或無法照顧時,孩子仍能在莊園中生活、學習,保持有尊嚴的生活。
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長期關注偏鄉孩童。失親兒培力計劃與失親兒基金會合作,針對花蓮地區的偏鄉失親家庭,執行三項專案:1.團體音樂培力 2.主題式教育講座 3.親子悲傷失落團體,幫助失親家庭重建「愛」的人生觀,尤其讓孩子們透過正向引導、保持樂觀正向,發展出更好的未來。
失親兒基金會透過學校單位及社會大眾通報,陪伴許多失親家庭走過喪親之慟,並提供支持。成立51年來服務超過13,000名失親兒,目前全台14據點服務近6,000位孩子、超過4,000戶家庭。美樂家慈善協會不讓孩子們因喪親而失去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主動關心全台失親兒,支持孩子們學習不中斷,透過教育翻轉人生!
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今年與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打造「偏鄉兒童行動教育計劃」,邀請大家一同守護偏鄉孩子成長茁壯,拉進偏鄉教育資源落差,為孩子編織社會安全防護網。今年的募款主題設定為偏鄉兒童教育,明確鎖定以學齡前幼兒為對象。學齡前的幼兒在照顧上需要更多耐心與豐富資源,期望透過行動教育車,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長大、在學習上有多元的啟蒙,以銜接學齡教育。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主要服務新竹尖石和五峰兩所原民偏鄉,長期深入尖石泰雅族部落服務,是全台唯一專注在原住民兒少發展工作的非營利組織。美樂家慈協所支持的「行動幼兒園」服務,源自公幼資源無法伸及偏鄉,而衍生的全新服務模式。行動幼兒園服務穿梭在尖石、五峰鄉18個部落,陪伴與照顧250名孩童。同時培力50位部落婦女,透過一台車,載著繪本、教玩具、社工,以及老師,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因為交通偏遠,而被遺漏在學習機會之外。讓媽媽有力量,就是照顧孩子最佳的捷徑。 「知識就是力量」。把教育資源直接送進大山裡,讓孩子們透過學習,展開自信笑容。陪伴他們快樂長大,啟發無限可能的未來。
※贊助偏鄉兒童行動教育專案
慈協專款支持- • 行動幼兒園服務 • 建構部落育兒空間 • 到宅服務
加入志工服務- • 深入部落進行服務 • 陪同孩子學習
在2018年,美樂家人在短短10分鐘內就為喜憨兒基金會募得80萬的善款,認同「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為心智障礙者改造生命;不只給他們釣竿,更要帶領憨兒到有魚的地方。喜憨兒基金會每年透過工作訓練、安心照顧等服務,照顧逾千名心智障礙朋友,以愛與關懷化解障礙,啟發他們的潛能回歸社會主流。期待我們能幫助憨兒朋友們,都能夠有工作、有朋友、融入社區生活,獲得自立的機會。
◎個案故事
喜憨兒光復門市麵包師傅阿文,在喜憨兒庇護工場從庇護員工開始做起,也是光復門市的元老級烘焙夥伴。現已是喜憨兒一般聘僱員工,也是光復店主要的烘焙師傅,帶領著其他庇護夥伴們。2018年阿文首次參與全國身心障礙技能競賽,技巧熟練又認真練習的他果然一舉奪冠,成為首屆麵包製作職類技能冠軍。「技藝超群、作品主客觀分數皆符合題意,工作節奏流暢、井然有序,清潔衛生皆有職場水平之上,三項作品皆能完美呈現。」這就是評審委員給予他的評語。阿文的成功,讓他不單成為自己與親友的驕傲,更鼓勵著所有憨兒及關懷他們的夥伴。
捐助原床泡澡服務經費 維護植物人的身體尊嚴
台灣目前仍有許多植物人在家由家屬自行照顧,創世基金會為協助提昇照顧品質與技巧,並對植物人家庭提供全面的居家關懷,於2003年8月起開辦「植物人到宅服務」,並在20個縣市推動,目前已服務2000餘人(含失能臥床老人)。其中的原床泡澡服務,是幫助無意識、四肢僵硬或癱軟而難以移動的長期臥床者(如植物人)維持清潔,而產生的服務項目。透過溫水浸泡,增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肌肉放鬆、使肢體柔軟。創世基金會表示:在去年1到9月全台到宅服務原床泡澡共29403人次,每次所需花費約600元。
◎個案故事
71歲的李奶奶患有聽障及智能障礙,8年前跌落樓梯兩次,手術後便臥床不起。先生有精神疾病及攝護腺癌,子女均從事工廠作業員和臨時工,家境雖不豐,但依然不減對父母的關心。去年長女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回家照顧母親,他常拿手機與母親合照,稱呼他為honey,親情濃郁,令人動容,他說「這是上天給我陪伴媽媽最好的機會,要好好珍惜。」因家中一樓沒水,每次要幫母親洗澡,只能背她上樓,非常辛苦。今年創世到宅協助及指導原床泡澡技巧,讓原本很愛洗澡的李奶奶更清潔舒適,每次泡澡後,躁動的情緒皆能平緩下來。
創世基金會服務數據
一、 | 創世目前17所植安院,目前安養700多位, 歷年安養2000多位 |
二、 | 全台植物人數:約4千位 |
三、 | 到宅服務於20處推動,目前服務超過2000位植物人及失能臥床老人,歷年服務7000多位。 |
四、 | 31年來減輕9000多個(近1萬個)家庭的負擔。 |
五、 | 31年來植物人雙軌服務減輕7千多個植物人家庭的負擔。 |
六、 | 免費提供7000多個家庭到宅服務。 |
2017年我們以「阿嬤の尾仔子」為年度主題,關心隔代教養問題,並為主要關懷對象進行募款。慈協率先決定的受贈單位是「社團法人台南市酵母社會關懷協進會」,並自2017年1月起,每月捐助3萬元,目前規劃為期一年。
社團法人台南市酵母社會關懷協進會」位於台南玉井區,服務的孩子為18歲以下弱勢家庭兒少。因玉井地區多以農業為主,家長忙於農事或至外地工作,親子互動關係較薄弱。主要服務之孩子家庭背景,針對單親、經濟弱勢、隔代教養、清寒家庭、老人供餐及單親、弱勢家庭的生活輔導等種種服務。但由於募款不易常入不敷出,執行長李若望神父希望能獲得慈協的贊助,讓酵母協會得以順利營運。
◎個案:玉芬的故事
平時都是跟著阿嬤生活,因為家境很窮,所以阿嬤總是半夜抱著我哭,說讓我跟著她過苦日子、有時候甚至撿垃圾桶的東西吃,我說:「不會,有阿嬤在的日子覺得很開心」。我們倆天天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雖然日子很不好過,但當時的我覺得有阿嬤真的很好,對我來說阿嬤就是我的媽媽。
好景不常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外婆因為農忙,氣溫變化大,導致中風,當時家中的經濟重擔瞬間落在年僅12歲的我身上,還要應付阿姨們無時無刻會回來要錢,這樣的環境下,原本我的個性就灰暗,因為這樣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偶然情況下走進天主堂,認識李若望神父,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主動告訴若望神父,我不想和媽媽、阿姨過相同的生活..我只是想要讀書,想要和一般小孩一樣的生活,當若望神父看見這麼有勇氣的女孩的求助,就對我說:只要妳願意努力,未來妳在學業上的需要,我都來幫助妳。 原本以為神父只是說說,一路上到現在研究所,神父的言行舉止給我很大影響,跟著神父學吉他,神父還找外面的老師讓我學貝斯,增加自信。也給我很大的舞台,到處去表演、分享,藉由自己的故事激勵,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玉芬利用空檔回酵母協會,和小朋友感情濃厚。
9月9日於泉源國小舉辦「偏鄉英文課輔服務計畫」大小學伴相見歡暨設備捐贈儀式,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理事長呂理守偕同理監事蔡富美、韓玉玉、劉淑真與詹益城等人前往共襄盛舉,並捐助10萬元提供計畫所需的網路攝影機、耳機與麥克風等採購費用。
這是由國際扶輪社3480地區於泉源國小推動的「偏鄉英文課輔服務計畫」,透過建構便利的線上學習環境,由北一女中及格致高中的學生提供英語課輔服務,以協助泉源國小的孩子獲得更高的學習品質。美樂家慈善協會希望這次的拋磚引玉,讓大家一同重視「偏鄉課輔服務計畫」,讓我們改善偏鄉學童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童的競爭力,創造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高雄市紅十字會育幼中心慈暉園因心智障礙者之照顧需求日增,部分設備老舊,亟待整修。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特捐贈107萬元協助「院舍修繕暨更新設施」工程,並於6/29(三)舉行完工揭牌儀式,協會理事長呂理守及執行理事長葉菁菁帶領理事、會員和秘書處共計11位前往共襄盛舉。
當天由園區孩童帶來太鼓表演-望春風奏鳴曲;看到他們克服障礙、努力練習展現的成果,大家無不深深感動。而本次修繕重點為改善局部浴厠、屋頂及空調等設施,由院長林玲君帶領大家參觀,修繕後的院舍更為實用與舒適,提供心智障礙者更好的生活品質、更安心的依託。
維冠大樓F棟15樓的會員洪家益,一家三口都受困在倒塌的建築物並負傷。全家人順利獲救後,目前洪家益兩腿截肢,還在成大醫院加護病房治療,尚未脫離險境;太太楊惟寧骨盆腔及大腿骨粉碎性骨折,轉至高雄長庚醫院開刀並持續治療中。六個月大的孩子於成大醫院加護病房治療後已出院。一家人幸運保住性命,但接下來的路漫長而辛苦,無論是家園、身體、心靈等各方面的重建工作,正要展開。
為此,慈協於3月2日由理事長呂理守偕同執行理事長葉菁菁,一同前往探視楊惟寧,並致上急難救助金。楊惟寧說:「過去每天打招呼、互相照應的好鄰居們,一夕之間就這樣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我才真實體驗到生命如此脆弱。幸運活下來的人除了感恩,更要努力堅強地,連同他們(往生者)的份好好活下去!」楊惟寧感謝台灣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的雪中送炭,即便未來舉步艱難,也會持續邁開腳步,走向未來。「曾經我們受過傷,而在未來的我們,會成為那道照亮別人的光芒。」
認識她的人都習慣以溫馨的口吻稱呼她「阿嬤」。埔里阿嬤—陳綢,由於將其自身奉獻給社會,盡心盡力推動社會福利、醫療、宗教、司法服務、環境保護等多元服務,民國58年的一場重病,改變了阿嬤的價值觀,也改變了原本平凡的人生,對生命有了一番新的體悟─既然大難不死,就是要她去做更多善事,民國72年偕同所有志工推動成立「玉清宮良顯堂慈善會」,除了濟貧助學,還擴大舉辦義診、救助、以及輔導青少年等社會福利項目。為了讓社會多一些穩定溫暖的力量,協助南投家扶中心籌建兒童館,募款近1200萬元。全心投入輔導及教育少年,為讓青少年有適當的生活空間,自行捐地建屋成立「陳綢青少年教育園地」,而該園地後於89年初亦正式捐贈給南投家扶中心。另外於民國89年10月成立「財團法人良顯堂社會福利基金會」,並擔任首屆董事長。陸續於95年及101年成立基金會附設的陳綢兒少服務中心及陳綢兒少家園。將重心集中於兒童青少年問題的預防教育工作上,期藉由照顧好兒童青少年的輔導教育工作,能減少未來社會的問題。阿嬤已八十幾歲了,雖然歷經了多次的癌症化療,但她為社會付出的熱忱與行動力,未有稍減,堅定的信念,親切的笑容,這正是阿嬤一貫的風格。大家都說阿嬤是救苦救難的人間菩薩,她忘卻了自己一身的病痛,所念所及的都是別人的苦難,只為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在每年五月份的這個時候,來自全省各地一群盡情舞出生命精彩的天使們,參加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所主辦的『跳躍生命的音符~第14屆中南區心智障礙啦啦隊比賽』。協會於82年規劃北東區第一屆啦啦隊比賽,而今年中南區已邁入了第14年頭了。
就在這一天5月4日(日)在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舉行,太陽公公賞了微笑的臉,綻放著金色的光很美,受到寶貝們的感動更加熱情,更多的支持與鼓勵中南區高中、國中小33隊啟智班(機構)參賽的隊伍,包含唐氏症、自閉症、腦性麻痺及多重障礙等心智障礙學童630人,及其教師、家長、志工活動參與人數達1273人。
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也應邀出席,由台中常務理事姜桂花女士代表慈協親自蒞臨會場,以實際行動為所有參賽者加油打氣,鼓勵寶貝們的賣力演出。在開幕儀式中,代表著慈協上台接受主辦單位所頒發的感謝狀。
當我們看見了一群寶貝天使們,不在意肢體的不協調、不畏懼視野的模糊,他們將障礙化為一座美麗舞台,他們在這專屬舞台上,運用他們專屬的熱情,盡情擺動他們專屬的活力、舞出他們專屬的自信,跳躍出他們生命中最精彩的音符時…同時,我們也看見了孩童及家長們開心的笑靨,因為感動,眼淚讓人不由自主~
『心智有愛、才藝無礙』也藉由公開場合的潛能展現,使這群弱勢的孩童讓社會大眾接納、尊重他們,且透過活動增進心智障礙者自我肯定、榮譽、樂觀的心靈,迎向更亮麗的人生。
『愛他,就是給他機會』這是一個很棒的鼓勵,孩童及老師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力量。老師們的陪伴、耐心教導,幫助學生們站在舞台上,得到更多快樂、更有自信!孩子獲獎是很大的增強動力,家長也同時得到喜悅,我們感受到、也看到了-孩子們的無限可能!看到寶貝們展現不同的特質與出色演出,展現的活潑、熱情、互助合作、團隊精神,透過鏡頭,我們看見了這群寶貝天使們如何舞出對生命的熱誠,綻放自信和活力。
『愛』因為有您、因為有我,多一份愛就少一份礙,讓愛流動、讓愛延續,感動無所不在。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本著回饋社會、做善事的心盡一份力量,我們可以貢獻多少,有能力就去做,過去如此,未來也會持續做下去。當我們用心對人時,有心人將以熱情回報您,希望您我都是用心的人,也是有心的人。也渴望能藉此透過活動拋磚引玉,吸引號召更多的會員熱情積極參與往後的任何公益活動,未來慈善關懷協會也會持續協助相關公益活動,歡迎您一同參與,讓愛延續下去。
回顧2012年5月6日,台灣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及美樂家台灣分公司丶號召各團隊領導人及全體會員,一同參與在雲林縣崙背鄉貓兒干地區的「Go愛美樂家‧植樹護地球─百萬森林種樹活動」。當天超過兩千位會員攜家帶眷,從全台各地來到濁水溪口;發起一人一樹,共同認養;大家頂著烈日,揮汗種下2783棵台灣原生樹苗,全家人一起來種樹,一起打造了「美樂家森林園地」!當天,一百多輛的遊覽車以及轎車車隊,出動了雲林縣縣級警察局來支援,縣長蘇治芬率領縣府同仁親自到場!雲林鄉親,呈現最好的美食及農產品,幾十斤的大西瓜切不停,真是聲勢浩大,寫下歷史,至今當地的人還很懷念喔!
這些年,我們的園地,歷經了種樹、除草丶外來種物種入侵、被傾倒有毒廢棄土、大雨沖刷土基、夏天酷暑、颱風暴雨、秋冬季節狂風吹沙,真是辛苦!雲林縣政府,特別提撥預算,為這個園地加裝了防風板,築起排水溝,並且遵循生態復育的原則,在我們所種植的十二種樹種當中,挑選強勁樹種,進行補植。民間的行動與力量,能夠影響地方政府一起來,令人欣慰!
在2017年04月20日理監事們重返園區,見證生態復育的成果!我們再度造訪發現,在南台灣炙熱的陽光下,現場所見每棵樹欣欣向榮,奮力向上伸展,一年比一年變得更強壯,也長得更高了!充滿著生命力,也充滿希望!特別是白千層、水黃皮、木麻黃等等,長得特別好!顯現台灣原生樹種,耐旱丶耐風丶耐熱的堅毅個性!
「美樂家森林園地」,感謝美樂家人的愛心,一起出錢出力,為台灣哭泣的土地盡力!一起將荒地變成了生態豐富的森林園地!除了我們種下的樹木,還有許多植物在現場,咸豐草、鬼針草、馬鞍藤、牽牛花、昭和草、 蒲公英、桑葚、外來的銀合歡...從哭泣的土地,到小草回來了,昆蟲回來了,生態回來了 ...小鳥兒來唱歌,見證生態回復,我們的大地母親,聽得到歌聲了...
2012年一人一樹苗,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綠色樹苗復在眾人的愛心下復育成功
全體與石碑合影,見證五年有成的美樂家森林園地
2017年04月20日,理監事們重返雲林貓兒干地區「美樂家森林園地」,見證生態復育的成果。感謝美樂家人的愛心,一起為台灣的土地盡力,將荒地變成了生態豐富的大地!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東北部發生了高達九級的地震及驚人的海嘯襲擊,道路毀壞,房屋坍塌,造成數萬人的死亡與失蹤,無以計數的人無家可歸。
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在第一時間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即刻成立了『日本賑災捐款專戶』-日本311東北大地震,所有會員夥伴,也都馬上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大愛精神,累計募得新台幣153萬元的善款,慈善協會也將捐款總數委捐給美樂家日本分公司,盡我們棉薄之力,協助日本美樂家的會員災民重建家園!
日本震災捐款專戶153萬元,捐助311東北大地震。
八八水災重創高屏區,協會長期捐的六龜育幼院也無法倖免於難,成為嚴重的災區之一,當時楊爺爺與楊奶奶與孩子們受困其中,而風雨過後災區就像電視新聞所看到的滿目瘡痍、停水停電,在國軍緊急救護下,將楊爺爺與楊奶奶送出災區,美樂家也在第一時間捐出30萬,儘速進行院童災後生活安頓和院舍重建工程。
背起奶奶的葉哥哥,他也在這裡長大的
緊急將爺爺送出災區
高雄縣六龜基督教育幼院開辦近50年,創辦人楊煦牧師與院長林鳳英夫婦收容、照顧原住民孤兒,這些是楊煦夫婦的子女,也是他們夫婦堅定不移的愛心、傲人的成就,育幼院收容的院童,這是一筆龐大的負擔,學齡從兩歲到20多歲之間,部分留在院內接受照顧,部分則到各級學校就讀,95年11月,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在楊恩典女士引薦而促成的一次參訪活動中,見院內某處原始荒蕪、雜草叢生,發現院裡的小朋友們常在停車場旁打球,缺乏安全的戶外運動空間。便發起為院童打造專屬遊憩園區的善願。
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贊助六龜育幼院興建工程共五期,歷時四年,美樂家累計捐助達新台幣580.9萬元的經費,重建親子活動中心設備,其工程分為四期,於2007年已完成第一期露天活動表演台的建設,2009年第二期工程戶外教學桌椅完工,2011年2月第三期的涼亭步道長廊完成,整個整建工程在2011年全部完工,這個兼具多功能性的「美樂家遊憩園區」,帶給茂林國家風景區內的院童及各界社團或學校多一處安全的互動交流場所,也讓孩子們的夢想成真!
美樂家慈善關懷協會理監事一行人於2013年7月7日在榮譽副理事長劉樹崇先生及理事長顏幸枝女士的帶領下,前往位於高雄六龜區的六龜山地育幼院,一同見證「美樂家親子遊憩園區」落成啟用典禮。
美樂家慈善協會這些年來持續關注六龜育幼院,針對院區所需都盡力協助完成,讓育幼院的孩子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仍有許多人默默關心他們,伸出援手。但在2013年6月六龜育幼院創辦人楊爺爺、楊奶奶相繼離開,為感念兩位這份無私貢獻、無條件的愛,特別邀請,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公共藝術家兼任講師王志文,製作紀念楊爺爺奶奶的人形塑像,希望兩位大愛的精神繼續留在大家的心中,讓小朋友在有愛、溫暖的大家庭中健康長大。
慈協於2013年7月帶領美樂家領導人參訪六龜育幼院,並在活動中進行運動隨身包的義賣以及楊爺爺、楊奶奶紀念銅像的募款,分別募得善款為324,600元及1,064,000元。募得之善款扣除銅像製作費及因捐贈活動期間所產生的費用後,結餘款全數捐贈予六龜育幼院。經過各方共同努力下,在2013年10月30日邀請慈協的理監事們共同參與六龜育幼院楊爺爺、楊奶奶銅像揭幕儀式,現場氣氛溫馨感人,在緬懷楊爺爺與楊奶奶無私大愛的同時,相信在場的每個人都堅信這助人為善的理念將永遠傳承下去。
2013.10.楊爺爺‧奶奶銅像捐贈儀式,楊子江院長(左二)王志文藝術家(右一)
參加揭幕儀式的理監事,及受邀的捐款人合照留念